Arduino实验二十八:土壤湿度传感器实验
来自丢石头百科
模块介绍
模块说明
- 电容式湿度传感器是利用湿敏元件的电容值随湿度变化的原理进行湿度测量的传感器。此类湿敏元件实际上是一种吸湿性电解质材料的介电常数随湿度而变化的薄片状电容器,感湿材料为聚酰铵树脂,酰根纤维素和金属氧化物如AL2O3等。
- 电容式土壤湿度传感器区别于市面上绝大部分的电阻式传感器,采用电容感应原理来检测土壤湿度。避免了电阻式传感器极易被腐蚀的问题,极大地延长了它的工作寿命。传感器内置稳压芯片,支持3.3~5.5V宽电压工作环境,这意味着即使在3.3V的Arduino主控板上,它也能正常工作。
参数说明
- 工作电压:DC 3.3-5.5V
- 输出电压:DC 0-3.0V
- 接口:PH2.0-3P
- 尺寸:99x16mm / 3.9x0.63“
实验说明
实验现象
- 通过串口打印当前土壤状态。
电路连接
干湿校准
- 校准说明:通过分别读取传感器在空气中和水中的数值来限定一个测量范围。
- 打开串口监视器,将波特率根据程序设置为9600。
- 干度校准:将传感器放置在空气中读取模拟值,代表干燥时的读数,记录此数值。
- 湿度校准:拿一杯水,把传感器插入水中一定深度(做一下标记)。此深度为你将要插入泥土的深度,注意一定不能超过模块上的白色实线!并记录此时读到的模拟值,代表100%湿度。(输出数据与湿度成反比,在水中的输出量最小)
主要程序
soilMoistureValue = analogRead(A0); if(soilMoistureValue > WaterValue && soilMoistureValue < (WaterValue + intervals)) { Serial.println("非常潮湿"); } else if(soilMoistureValue > (WaterValue + intervals) && soilMoistureValue < (AirValue - intervals)) { Serial.println("湿润"); } else if(soilMoistureValue < AirValue && soilMoistureValue > (AirValue - intervals)) { Serial.println("干燥"); } delay(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