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me Delay Relay

来自丢石头百科
Time Delay Relay
Time Delay Relay (1, 5V, key, without shell).png

Time Delay Relay (1, 5V, key, without shell)


Time Delay Relay (1, 12V, key, without shell).png Time Delay Relay (1, 12V, key, without shell)


Time Delay Relay (1, 24V, key, without shell).png Time Delay Relay (1, 24V, key, without shell)


Time Delay Relay (1, 5V, key, with shell).png Time Delay Relay (1, 5V, key, with shell)


Time Delay Relay (1, 12V, key, with shell).png Time Delay Relay (1, 12V, key, with shell)


Time Delay Relay (1, 24V, key, with shell).png Time Delay Relay (1, 24V, key, with shell)


Time Delay Relay (2, 5V, key, without shell).png Time Delay Relay (2, 5V, key, without shell)


Time Delay Relay (2, 12V, key, without shell).png Time Delay Relay (2, 12V, key, without shell)


Time Delay Relay (2, 24V, key, without shell).png Time Delay Relay (2, 24V, key, without shell)

基本信息

分类: 继电器

品牌: 丢石头

功能简介
特性
  • 延时继电器

接口

I/O口

相关产品

产品概述

  • 继电器是一种电控制器件,是当输入量(激励量)的变化达到规定要求时,在电气输出电路中使被控量发生预定的阶跃变化的一种电器。它具有控制系统(又称输入回路)和被控制系统(又称输出回路)之间的互动关系。通常应用于自动化的控制电路中,它实际上是用小电流去控制大电流运作的一种“自动开关”。故在电路中起着自动调节、安全保护、转换电路等作用。
  • 多功能继电器控制模块,专为有多种不同需求的用户设计,采用微控制器作为主控单元,预置32种+24种(2路时额外增加)功能,用户可以根据实际需求使用相对应的特定功能。可应用于水泵控制、电机控制、灯带控制电磁阀控制等。

产品特点

  • 共有三种工作电压选择:DC5V、DC12V、DC24V
  • 共有两种继电器通路选择:1路、2路
  • 1路继电器有两种外观选择:裸板、带外壳
  • 控制电平:大于工作电压(5V/12V/24V)的80%
  • 输出电压:继电器的输出端可看作为一个电子开关,无电压输出
  • 负载功率:10A内的直流或交流负载(如负载功率较大,建议在继电器输出端并上一个RC吸收回路,降低干扰)
  • 延时范围:0.01s-9990分钟 时间可调
  • 电路保护:板载防反接防浪涌电压保护
  • 板载继电器状态指示灯和电源指示灯
  • 继电器寿命长可连续吸合10万次。
  • 外部连线采用旋转压接端子,使接线更牢固。
  • 带固定安装孔,方便安装。
  • 应用领域:电机、马达、LED、灯具、水泵、电磁阀等控制

产品说明

接线端口

1路继电器

  • Time Delay Relay 接口说明1.pngTime Delay Relay 接口说明2.png
  • DC+:模块工作电源正极,输入5V/12V/24V
  • DC-:模块工作电源负极,输入GND
  • IN+:信号输入端正极,当IN-与DC-相连时,可通过控制该引脚与DC+的断连,实现高电平控制继电器
  • IN-:信号输入端负极,当IN+与DC+相连时,可通过控制该引脚与DC-的断连,实现低电平控制继电器
  • 按键K1:模块功能设置按键,长按可进入设置,短按切换切换设置内容
  • 按键K2:设置‘+’,短按加1,在设置A时间参数和B时间参数时可长按快速增加时间
  • 按键K3:设置‘-’,短按减1,在设置A时间参数和B时间参数时可长按快速减少时间
  • 按键K4:该按键有两个功能,如下:
    • 正常工作时可通过该按键打开/关闭数码管
    • 在设置A时间参数和B时间参数时,可通过该按键切换小数点的位置,切换时间单位,详看#时间单位说明
  • 数码管:0.36寸红色4位数码管,用于显示工作模式/延时时间/循环次数
  • NO:继电器常开端接口,继电器吸合时与 COM 短接未吸合时悬空;
  • COM:继电器公共端接口
  • NC:继电器常闭端接口,继电器未吸合时与COM 短接,吸合时悬空

2路继电器

  • Time Delay Relay 接口说明3.png
  • VIN+:模块工作电源正极,输入5V/12V/24V
  • GND:模块工作电源负极,输入GND
  • IN1+:继电器1信号输入端正极,当IN1-与GND相连时,可通过控制该引脚与VIN+的断连,实现高电平控制继电器1
  • IN1-:继电器1信号输入端负极,当IN1+与VIN+相连时,可通过控制该引脚与GND的断连,实现低电平控制继电器1
  • IN2+:继电器2信号输入端正极,当IN2-与GND相连时,可通过控制该引脚与VIN+的断连,实现高电平控制继电器2
  • IN2-:继电器2信号输入端负极,当IN2+与VIN+相连时,可通过控制该引脚与GND的断连,实现低电平控制继电器2
  • 按键K1:模块功能设置按键,长按可进入设置,短按切换切换设置内容
  • 按键K2:设置‘+’,短按加1,在设置A时间参数和B时间参数时可长按快速增加时间
  • 按键K3:设置‘-’,短按减1,在设置A时间参数和B时间参数时可长按快速减少时间
  • 按键K4:该按键有两个功能,如下:
    • 正常工作时可通过该按键打开/关闭数码管
    • 在设置A时间参数和B时间参数时,可通过该按键切换小数点的位置,切换时间单位,详看#时间单位说明
  • 数码管1:0.36寸红色4位数码管,用于显示继电器1工作模式/延时时间/循环次数
  • 数码管2:0.36寸红色4位数码管,用于显示继电器2工作模式/延时时间/循环次数
  • NO1:继电器1常开端接口,继电器吸合时与COM1短接,未吸合时悬空
  • COM1:继电器1公共端接口
  • NC1:继电器1常闭端接口,继电器未吸合时与COM1短接,吸合时悬空
  • NO2:继电器2常开端接口,继电器吸合时与 COM2短接,未吸合时悬空
  • COM2:继电器2公共端接口
  • NC2:继电器2常闭端接口,继电器未吸合时与COM2短接,吸合时悬空

工作电压区分

注:模块工作电压需严格按照继电器上所标注的额定电压范围内

  • Time Delay Relay 电压区分1.png
  • Time Delay Relay 电压区分2.png
  • Time Delay Relay 电压区分3.png

信号接线

  • 以Time Delay Relay (1, 5V, key, without shell)为例

无额外触发信号(高电平触发)

  • Time Delay Relay 信号接线1.png
  • IN-与DC-(GND)相连(此线必须连接,否则,IN+输入电压无效)
  • IN+与DC+(VIN+)之间接入按键,或手动控制断连(手动控制可能不稳,出现多次闭合的现象)

无额外触发信号(低电平触发)

  • Time Delay Relay 信号接线2.png
  • IN+与DC+(VIN+)相连(此线必须连接,否则,IN+输入电压无效)
  • IN-与DC-(GND)之间接入按键,或手动控制断连(手动控制可能不稳,出现多次闭合的现象)

额外触发信号

  • Time Delay Relay 信号接线3.png
  • IN-与IN+ 外接控制电压正极和GND(IN+和IN-必须同时接入,只接一端形成不了回路。)
  • 此方法接线时控制电压需要与模块的工作电平一致。即如工作电压为5V,控制电压则输入5V;工作电压为12V,控制电压则输入12V

负载接线

  • 以Time Delay Relay (1, 5V, key, without shell)为例

  • 负载电路要接入对应工作的电源,单独接继电器口只是一个开关的作用,继电器本身没有电压输出。
  • 当负载功率较大时,需在继电器输出端并入一个RC吸收回路来降低负载对继电器的干扰,否则可能会出现继电器无法粘合的现象

直流负载

  • 共用电源
  • Time Delay Relay 负载接线1.png
  • 独立电源
  • Time Delay Relay 负载接线2.png

交流负载

  • Time Delay Relay 负载接线3.png

使用说明

参数设置说明

1路继电器

  • 按住K1键不松手,2秒后显示屏显示P-xx,按K2和K3更改工作模式,选好工作模式。
  • 短按K1键进入A时间设定,屏幕显示Axxx,此时按K2和K3键修改A时间参数。K2和K3键短按加减1,长按快速加减10,按K4键可设置小数点的位置。设置好A时间。
  • 短按K1键进行B时间设定,屏幕显示bxxx,此时按K2和K3键修改B时间参数,K2和K3键短按加减1,长按快速加减10,按K4键可设置小数点的位置。设置好B时间。
  • 短按K1键进行C循环次数设定(模式有C循环次数参数的情况下),屏幕显示Cxxx,此时按K2和K3键修改C循环次数参数,K2和K3键短按加减1,长按快速加减10。设置好循环次数C。
  • 短按K1键,退出设定状态并保存所有参数。

2路继电器

  • 在双路独立模式下(即模式P-11至模式P-48),长按K1等待2秒后,上下显示屏都会显示P-XX,且第1路的显示P-XX闪烁,表示可设置工作模式,按K2和K3更改该路的工作模式;更改完之后再短按K1,则第2路的显示P-XX闪烁,表示可设置该路的工作模式,按K2和K3更改工作模式。
  • 在双路互控制模式下(即P51-78),两个继电器结合于一个工作逻辑状态中,是共用参数,所以长按K1等待2秒后,只有上显示屏都会显示P-XX且闪烁,按K2和K3更改此时的工作模式。
  • 选好工作模式后,短按K1键进入A时间设定,屏目显示Axxx,此时按K2和K3键修改A时间参数,K2和K3键短按加减1,长按快速加减10,按K4键可设置小数点的位置。
  • 设置好A时间后,再按K1键进行B时间设定,屏目显示Bxxx,此时按K2和K3健修改B时间参数,K2和K3键短按加减1,长按快速加减10,按K4键可设置小数点的位置。
  • 设置好B时间后,再按K1键进行C循环次数设定,屏目显示Cxxx,此时按K2和K3键修改C参数,K2和K3键短按加减1,长按快速加减10。
  • 设置好C时间后,再按K1键进行D时间设定,屏目显示Dxxx,此时按K2和K3键修改循环间隔D参数,K2和K3键短按加减1,长按快速加减10。

  • 循环间隔D参数表示两次循环之间的问歌期,此期问不进行任何动作和计时,继电器保持上次循环的最后状态。

  • 设置好D时间后,再按K1键进行E时间设定,屏目显示Exxx,此时按K2和K3键修改E参数,K2和K3键短按加减1,长按快速加减10。

  • E参数表示互控模式下所设定循环的次数。

  • 设置完成后,最后按一次K1键,退出设定状态并保存所有参数。

时间单位说明

  • Time Delay Relay 时间单位说明.png

工作模式说明

32种工作模式

  • P-11:点动模式,有信号吸合,无信号断开。
  • P-12:自锁模式,每次触发后继电器状态翻转一次。
  • P-13:触发后,继电器吸合,延时A时间后断开;延时期间触发无效。
  • P-14:触发后,继电器吸合,延时A时间后断开;延时期间触发重新计时。
  • P-15:触发后,继电器吸合,延时A时间后断开;延时期间触发累加计时。
  • P-16:触发后,继电器吸合,延时A时间后断开;延时期间触发复位 (继电器断开)
  • P-17:触发后,信号持续期间继电器吸合,输入信号消失,延时A时间后断开;在延时期间再次触发继电器保持吸合,计时停止,直至最后一次信号消失,延时A时间后断开。
  • P-18:通电后,继电器立即吸合,延时A秒后断开;直至下次通电。
  • P-21:给信号,延时A时间后继电器吸合。
  • P-22:给持续信号,超过A时间后,继电器吸合;信号消失,继电器断开。
  • P-23:信号消失超过A时间,继电器吸合;有信号,继电器断开。
  • P-24:给持续信号,超过A时间后,继电器吸合;信号消失超过A时间,继电器断开。
  • P-25:给持续信号,超过A时间后,继电器吸合;再次给持续信号,超过A时间后,继电器断开
  • P-26:给信号,继电器吸合A时间后断开;信号消失后继电器再次吸合A秒后停止
  • P-27:有脉冲信号(上升沿或下降沿)继电器断开,没有脉冲信号,继电器延时A时间后吸合(持续高电平或持续低电平都认为是没有脉冲)。
  • P-28:上电后,延时A时间后继电器吸合,直到断电。
  • P-31:上电后,继电器吸合A时间,断开B时间,无限循环;断电停止。
  • P-32:有持续信号,继电器吸合A时间,断开B时间,无限循环;信号消失,终止循环。
  • P-33:给一次信号,继电器吸合A时间,断开B时间,无限循环;再给一次信号,终止循环。
  • P-34:上电后,延时A时间后,继电器吸合,吸合B时间后断开。
  • P-35:给一次信号,延时A时间后,继电器吸合,吸合B时间后断开。
  • P-36:给持续信号,超过A时间后,继电器吸合,吸合B时间后断开;信号消失,计时清零,继电器断开。
  • P-37:有信号,继电器吸合A时间后自动断开,断开后再计时B时间,在A+B时间内信号触发无效。
  • P-38:有信号,继电器吸合A时间后自动断开,断开后再计时B时间后,再次吸合A时间后自动断开。
  • P-41:有信号不动作;信号消失触发;继电器吸合并延时A时间后断开。
  • P-42:信号消失,延时A时间后继电器吸合;再延时B时间后继电器断开
  • P-43:信号消失,消失超出A时间后继电器吸合;再延时B时间后继电器断开
  • P-44:上电后,继电器吸合A时间,断开B时间;循环C次后继电器断开停止。
  • P-45:上电后不动作;给信号后,继电器吸合A时间,断开B时间;循环C次后继电器断开停止;给信号,则再次执行。
  • P-46:给信号超过A次后,继电器吸合;保持吸合;断电停止。
  • P-47:给信号超过A次后,继电器吸合;吸合B时间后断开
  • P-48:在C时间内,连续给信号超过A次后,继电器吸合B时间后断开停止

24种工作模式(2路互控使用特有)

  • 双路互控模式,模式必须相同共用时间参数
  • 模式P-61到模式P-78:循环间隔D 循环E次

  • P-51: 给一次信号1,继电器1工作A秒后断开,继电器2工作B秒后断开;带计数功能。
  • P-52: 给一次信号1,继电器1工作A秒后,继电器2开始工作;一起工作B秒后继电器1和2都断开;带计数功能。
  • P-53: 给一次信号1,继电器1工作,A秒后继电器2开始工作,延时B秒后继电器2断开;再延时C秒后;继电器1断开,带计数功能。
  • P-54: 给一次信号1,继电器1工作,A秒后继电器1断开;延时B秒后继电器2开启;再延时C秒后;继电器2断开,带计数功能。
  • P-55: 给一次信号1,延时A秒后继电器1工作,延时B秒后继电器2开始工作,再延时C秒后;继电器1和2停止,带计数功能。
  • P-56: 给一次信号1,延时A秒后继电器1工作,延时B秒后继电器1停止继电器2开始工作,再延时C秒后;继电器2停止,带计数功能。
  • P-57: 给一次信号1,继电器1继电器2同时开始启动,延时A秒后继电器1停止,延时B时间继电器2停止,带计数功能。
  • P-58:给一次信号1,延时A时间,继电器1继电器2同时开始启动,延时B时间后继电器同时停止,带计数功能。
  • P-61: 给一次信号1,继电器1工作A秒后断开,继电器2工作B秒后断开。
  • P-62: 给一次信号1,继电器1工作A秒后,继电器2开始工作;一起工作B秒后继电器1和2都断开。
  • P-63:给一次信号1,继电器1工作,A秒后继电器2开始工作,延时B秒后继电器2断开;再延时C秒后;继电器1断开。
  • P-64: 给一次信号1,继电器1工作,A秒后继电器1断开;延时B秒后继电器2开启;再延时C秒后;继电器2断开。
  • P-65:给一次信号1,延时A秒后继电器1工作,延时B秒后继电器2开始工作,再延时C秒后;继电器1和2停止。
  • P-66:给一次信号1,延时A秒后继电器1工作,延时B秒后继电器1停止继电器2开始工作,再延时C秒后,继电器2停止。
  • P-67: 给一次信号1,继电器1继电器2同时开始启动,延时A秒后继电器1停止,延时B时间继电器2停止。
  • P-68: 给一次信号1,延时A时间,继电器1继电器2同时开始启动,延时B时间后继电器同时停止。
  • P-71: 通电后,继电器1工作A秒后断开,继电器2工作B秒后断开;*P-72: 通电后,继电器1工作A秒后,继电器2开始工作;一起工作B秒后继电器1和2都断开。
  • P-73: 通电后,继电器1工作,A秒后继电器2开始工作,延时B秒后继电器2断开;再延时C秒后;继电器1断开。
  • P-74: 通电后,继电器1工作,A秒后继电器1断开;延时B秒后继电器2开启再延时C秒后;继电器2断开能。
  • P-75: 通电后,延时A秒后继电器1工作,延时B秒后继电器2开始工作,再延时C秒后;继电器1和2停止。
  • P-76: 通电后,延时A秒后继电器1工作,延时B秒后继电器1停止继电器2开始工作,再延时C秒后;继电器2停止。
  • P-77: 通电后,继电器1继电器2同时开始启动,延时A秒后继电器1停止,延时B时间继电器2停止。
  • P-78:通电后,延时A时间,继电器1继电器2同时开始启动,延时B时间后继电器同时停止。

FAQ

Icon-mail.png 联系 丢石头

我们的工作时间是: 09:00-18:00 (UTC+8 周一到周六)